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专题座谈会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3-09浏览次数:46

本网讯(通讯员刘桠林 沈丽涵3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与教学改革意见收集座谈会在二号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该院党总支书记尹德蓉主持,副院长张玲、专业课负责人李烨红、教学督导戴平安、学工办、教学办负责人、各班级班导师及全院3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点击查看原图

会上,张玲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她表示,2018年是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年,也是学校的“课程教学年”,举行座谈的目的也就是听取大家对学院当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全员导师制等工作意见,我们要发现问题找出不足,加以优化,积极总结经验,持续推动学院各项工作更好发展。

“可以根据考证时间将某些课程提前?”“相关课程的相似性很高,课程之间显得重复,是否可以精简?”“能否考虑专业核心课与考研课程相对接?”“学院能否考虑增加相关毕业论文指导课?”座谈中,学生代表们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地针对公共课设置、考研、就业、全员导师制等方面工作不断提出自己的想法,相关老师认真的进行了交流和解答。毕业班学生反应杨永华,田磬等老师课堂教学结合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利用课堂派等开展教学,教学效果好;陈扬老师课程《辅导员工作实务》将全员导师制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深化“学友”导师制,效果好;李志明导师要求学生定期提交读书笔记促进了学生的自我阅读。

在认真听取了学生想法后,尹德蓉指出,学院构建全员导师精准育人机制,打造硕士形式本科精英教育新模式是“师友.学友行动”的深化和拓展,他要求,老师们要及时了解学生想法、落实学生需求,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真正让全员导师制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学生们也要积极主动找导师联系,保质保量完成导师布置的相关学习要求。

最后,尹德蓉总结了本次座谈会相关内容,她指出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不仅仅是培养方案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教学体系、考评体系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责任工程。她强调,我们要把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培养目标达成度相结合,学科优势特色、党建学工品牌要与人才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过程相结合,与学生成长成才就业服务社会相结合,要把立德树人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要把培养有家国情怀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我们教学和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好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真正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