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评价体系改革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9-25浏览次数:218

我校在本科生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历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为了上好纲要,我们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来组织管理教学,尤其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改革评价体系:

一、改革考核考试的原则与目标

坚持对实践课与理论课考核并重、对开卷、动口、动手等实践技能考核与闭卷考试并重、对平时成绩、实践课成绩与期末闭卷考试成绩的考核并重的原则,既考核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基本知识、理论、观点的掌握程度,又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内容上,侧重于对理论应用的考核。

二、改革考核考试方法

(1)对实践课与理论课考核并重——为了保证实践课教学能保质保量的进行,我们将实践课成绩与理论课成绩考核紧密结合起来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中,并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课成绩的核定作出规定:第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活动由授课教师考核。第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活动考核成绩计入该四门必须课程的总成绩之中,占总成绩的25%。第三,实践课总成绩为100分,实践课教学活动结束后,任课教师要及时批阅学生的实践课试卷,认真作批语,然后登录成绩,并将学生的实践课试卷以班级为单位,以学号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按照理论课期末试卷的装订要求进行装订存档,作为核定学生实践课成绩以及任课教师实践课教学时数的依据。

(2)对开卷、动口、动手等实践技能考核与闭卷考试并重——将过去单一的闭卷、闭卷+开卷、口试等考核方法变为笔试+口试+论文+答辩+平时的考核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通过学生自由组合、自由选择论题、查找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和论文、参加答辩等系列实践环节,使学生接受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训练,并通过论文写作、口试、答辩、动手等形式,提高其综合能力,培养其创新素质。

(3)对平时成绩、实践课成绩与期末闭卷考试成绩的考核并重——我们在重视实践课与理论课成绩考核的同时,还加强对平时学习状况的考核,制订出一套将平时上课表现、调查报告、讨论、辩论、演讲赛、出勤率等情况综合起来考核的方案,加强教学管理。

(4)《纲要》课属于考查课,对学生成绩出去灵活考核评价。成绩评定应根据学生平时出勤、上课表现、实践以及综合评定实训(实验)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提问、讨论、发言等占20%,实践活动占30%,期终考试占50%。期终考试采取开放式开卷考试,结合理论与实践活动撰写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