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作为湖北省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基地建设的预期目标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10-29浏览次数:721

2018年,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被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高工委、省教育厅批准为湖北省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通过3年立项建设,力争实现以下预期目标。

(一)教育教学改革目标

基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确立以下改革目标。

1、教学管理上,强化主体责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严肃课堂教学纪律,强化价值引领功能,健全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全流程管理的教学工作制度。

2、教学方式上,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在现有的“杨克思一微一说”平台基础上,融合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出具有校本特色的适用于思政课的混合式教学平台。通过新媒体新技术,创造性运用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活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加强生师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

3、教学评价上,建立健全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多元评价机制。在学生学业评价上,以促进学生更好发展为评价目标,建立健全闭卷统一考试为主,开放式个性化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的评价体系。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上,完善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社会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建立课堂教学退出机制。

(二)学科专业建设目标

1、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进入学校省一流建设学科行列。一是进一步凝炼和拓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三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突显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二是将“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打造成为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或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研究与政策咨询智库。三是加大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团队——建设力度,做到学科方向化、方向团队化、团队项目化、项目成果化,产生2-3名省级及以上名师,力争1-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5项省部级项目,1-2项省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

2、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强化专业建设,争创省级品牌专业或获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一是凝炼专业特色开辟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领域,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政教育基本原理,能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扩展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覆盖面,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全员导师制和双导师制为基础,使分层次、分类别的“引领精英”式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完善、成熟。三是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及慕课建设建设1-2门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四是加大思政课专项建设经费投入,确保每年生均20元预算经费到位,改善教学科研条件。

(三)理论研究阐释目标

1、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指导地位,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思想内容。因此,要全面修订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培养方案,扎实推进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程、进学生头脑“三进”工作。

2、依托我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深入研究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研究和阐释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创性贡献,如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于“五大新发展理念”、关于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关于深化改革、关于社会主义下社会治理与改善民生、关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等思想,坚定“四个自信”。

(四)理论宣传普及目标

1、办好新时代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讲习所。以二师马克思主义学者宣讲团、马院青年教师青年博士宣讲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协会为组织者从三个层面展开,对学校和社会进行理论热点问题的宣讲和普及工作。

2、继续做好我校“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武汉裕大华纺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的宣讲和研究工作,争创省级先进示范点。以服务企业为出发点,增强理论宣讲针对性凝练企业文化,推进企业党建工作。

3、创新杨克思“一微一说”网络思政,讲述新时代中国好故事、湖北好故事、校园好故事,发掘优秀革命文化、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教育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勇做新时代担当人。

(五)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1、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发展目标,每年有计划引进和培养博士2-3人,力争博士学历学位的教师人数达到50%以上,硕士、博士学历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提升教师职称,教授达到7人,副教授达到18人,高级职称占教师总数的60%。形成一支高学历、高职称、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的高水平科研队伍。

2、培养和引进优秀拔尖人才,争取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学术骨干2—3名,特聘校外专家学者2-3名,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和“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

(六)特色项目——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创建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团队”自2013年创建以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导向,围绕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热点问题,以“占领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净化网络空间环境、打造新媒体传播平台、推进网络思政课改与应用”为主线,开拓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领域,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育人格局。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社会服务模式,主动服务湖北“文化强省战略”,强化“内培外引”人才梯队建设,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2018年初,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黄红发教授负责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团队”,经省、国家专家遴选,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见教育部教师函〔2018〕1号)。这是湖北省入选的10个高校黄大年团队中唯一一个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类的国家团队,也是全国201个高校黄大年团队中27个文科类团队之一。